讀書,不是比較,而是享受

印洩比劫

· 心靈成長,八字雜記

《讀書,不是比較,而是享受》

2025年11月1日 · 八字雜記

Blog4368不可能的任務 #Day1876

原創/文堡

今天讀到《關鍵思考力》這本書,給了我很大的啟發!其實,我的書架上有一兩千本書,但不可能每一本都能完整讀完。可是,這真的重要嗎?對我來說,書就算沒有翻完,光是放在架上,我心裡也會覺得開心。當然,如果有些書確定不會再看了,我會分享、送人,或乾脆捐出去。

為什麼讀書會讓人焦慮?

人生是有限的,但知識、書籍、金錢卻是無限的。當你用有限的時間追逐那些無限的東西,自然會感覺到壓力。老莊早就說過:「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無涯。以有涯隨無涯,殆已。」讀得越多,有時候反而越累、越焦慮。

從八字的角度來看,這就像是「印剋食傷」的狀態,你拼命讀、拼命吸收,卻沒有把知識轉化成樂趣或實踐,結果就會感到疲憊。

讀書的樂趣:找到一句能打動你的話

一本書可能大部分內容平平無奇,但只要裡面有一句話,能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給你啟發,甚至改變你的想法,那這本書就值得了。這也是我讀書的樂趣所在:不是為了完成多少頁,而是等待那一句「茅塞頓開」的時刻。

所以,選書沒有標準答案。有人愛歷史,有人偏心理學,也有人鑽研宗教或玄學。重要的不是書的類型,而是你在當下能否帶著愉快的心情去讀它。

與自己比較,而不是與他人比較

很多人之所以讀書焦慮,是因為拿自己跟別人比較。看到有人一年讀500本書,而自己一年才讀3本,就覺得自卑。可事實上,每讀一本書,你都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,哪怕每天只成長0.1%,累積下來依然能帶來巨大改變。

八字裡面有個組合叫做「印洩比劫」。當印星的能量被洩出去,此時就容易出現比較心態。你會看誰比我讀得多?誰懂得比我多?這種比較,反而讓你失去讀書的初衷。讀書應該是一種享受,讓自己安靜下來獲得啟發,而不是一場「誰比誰厲害」的競賽。

讀書的正確關鍵:感恩與實踐

我很喜歡買新書,不只是因為內容,而是因為新書沒有劃線,沒有折痕,剛印出來的書像新出爐的麵包一樣,帶著一股「酥香味」,打開書的那一刻,我就會懷著感恩去讀,即使最後沒看完,只要過程中得到一點啟發,就已足夠了!

讀書不是為了湊數量,而是它能不能解決你眼下的問題,或者在你低潮時,給予你能量。比如,我讀《關鍵思考力》,裡面的一句話,讓我在八字專業上對「十神組合」有了新的理解,這就是最大的收穫。

讀書是一種心態,如果你帶著焦慮去讀,永遠都會覺得自己不夠;但假如你帶著享受與感恩,哪怕只是幾頁,也能獲得能量和靈感。

所以,千萬別再跟人比較了!把每一次閱讀,都當成和昨天的自己對話,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好一點點,那就很棒了!你說對吧?

—— 文堡老師|用八字說人話的命理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