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神說易經:從《澤天夬》談創作、價值與內心之道
2025年9月16日 · 八字雜記
Blog4368不可能的任務 #Day1830
原創/文堡
易經第43卦,我想寫給那些曾經努力做出一些成績、卻懷疑自己有沒有人會看見的你。
真正的價值是,當沒人鼓掌時,你還願不願意走下去?
首先,我們一起把這個卦辭搞懂。
澤天夬卦辭:
夬,揚于王庭,孚號有厲,告自邑,不利即戎,利有攸往。
白話解釋:
夬卦,象徵決斷與突破,事情到了關鍵時刻,必須在朝堂上大聲提出警告,雖然說出真相會讓人感到危險或不安,但還是要誠實表達。建議先從自己熟悉的地方做起,不適合輕率用武力,而是要果敢堅定地前進,才能獲得真正的利益。
卦象解析與生活啟示:
- 卦象組成:上卦為兌(澤),下卦為乾(天)
- 上面的「澤」代表喜悅與表達;
- 下面的「天」代表剛健與不動。
- 結合起來,就像是水在天上,終究會往下壓、要找出口。說明內部壓力已經到達臨界點,需要果斷解決。
卦意深入解說:
1.「夬」是決斷之意:
- 表示事情已經發展到不得不做出抉擇的階段,再拖延只會讓問題更嚴重。
- 就像內心有一個聲音,忍了很久,現在終於到了不得不說出來的時刻。
2.揚于王庭:
- 意指要把這個問題在公開的場合(比方說王庭或社會)中提出來,不再隱藏、不再壓抑。
- 用在現代,就是「你要有勇氣站出來,說出真正的感受或觀點」。
3.孚號有厲:
- 即使你說出的是實話,可能會讓人不舒服,甚至帶來風險與壓力。
- 但這種誠信之呼喊,正是最有力量的改變開始。
4.告自邑:
- 從自己身邊影響得了的地方做起,不必急著影響全世界。
- 先從小圈子裡,勇敢做出改變。
5.不利即戎:
- 不適合用衝突或暴力手段解決問題。
- 而是要用理智、果敢與智慧處理。
6.利有攸往:
- 只要你決定好了方向,勇敢前進,就會有所收穫和成長。
生活實際應用:
- 這個卦非常適合用來形容創造、寫作或人生抉擇的狀態。
- 當你感到孤獨、懷疑、內心有掙扎時,這其實是你準備做出突破的時刻。
- 只要你勇於把壓抑已久的想法寫出來、說出來,這個決斷本身,就是一種成長。
- 你不是為了掌聲,也不是為了得到別人認可,而是為了那個渴望真誠前行的自己。
《山地剝》vs《澤天夬》:當價值不被看見時,你還能堅守什麼?
《易經》中第23卦「山地剝」和第43卦「澤天夬」,是一對錯卦,也是彼此顛倒的卦象。五陰一陽以及五陽一陰,構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旅程,也正好照見了我乙巳年內心的一場掙扎。
「山地剝」是下五陰、一陽在上的卦象,象徵萬物正在被剝落、消耗,直到剩下最核心、最本質的那一線陽光。這是一種極致的清除,也是通往重生的過程。之前我曾提過,這個卦在於提醒:唯有捨去、忍受剝落,才可能迎來轉機。
而「澤天夬」呢?剛好相反。它是五陽在下,一陰在上的組合。表面看來充滿力量、氣勢磅礡,就像一顆星星剛被推出來的樣子,前期被眾人追捧,彷彿一切都在順風順水之中。可是,一路推進到最上面時,卻迎來一個柔弱的陰爻,象徵能量中斷、無法完成的失落感。
這不就是我當下的處境嗎?過去幾年,寫書、授課、批命......一切看似順利;但從乙巳年開始,業務明顯下滑,幾乎陷入停滯。心裡也開始懷疑:「我是不是走到了一個瓶頸?我想出版的《易經不玄》,真的有意義嗎?還有人願意讀嗎?」
《澤天夬》給我最大的啟示是,有時你以為有價值的東西,其實只是自己感動了自己。也許一開始很多人認同、稱讚你,甚至捧在手心,但到後來,那些真正懂得鑒賞價值的人,反而不再買單,那種「被看見」的感覺消失,你會突然感得失落、孤單、無助。
就像一隻飛得太高的小鳥,早已離開群體太遠,無人回應也無人共鳴,只剩下寂寞地在高空中盤旋。
但是,《易經》從來不是來打擊你的,這個卦其實在提醒你:即使世界不再給你掌聲,即使沒有人再回應你,你還願意繼續堅持嗎?你還記得,最初的你為了什麼出書嗎?
這段時間,我試著把這個問題想清楚了!
如果有一天,我真的把《易經不玄》寫完並出版,那些心血以及技法,在別人眼中並沒有什麼價值,也沒有引起太大反響,我會怎麼辦?
我想,我會坦然接受!因為在這個過程中,我其實已經得到了最重要的東西,不是一本書的銷售數字,也不是讀者的讚賞,而是我自己對「道」的感悟。
這一路走來,我寫的不只是知識,而是我對生命的誠實記錄;我分享的,不只是學問,而是一種心法的展現;我努力堅持的,也不只是文字,而是對這個世界的一份祝願,願這個世界因我們的存在,多一點祥和、多一點善意。
所以,這個卦最深層的啟示是:
1.當外在的價值不在了,你是否能回到內在的修為?
2.當外界的認同消失,你是否還能看見自己的價值?
3.當你功成身退,是否能用一種平靜的姿態,面對那個飛得太高、卻也曾經努力過的小鳥?
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那麼無論出版與否、不論掌聲響起,你已經站在自己的「道」上了。
這正是我對夬卦、對當下生命的感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