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想讓自己活得開心,只有兩個條件》
2025年8月22日 · 八字雜記
Blog4368不可能的任務 #Day1805
原創/文堡
前幾天,我在得到 App 上看到吳軍老師,他提到一個發人深省的觀念:「開始列死亡清單」。這個想法讓我思考了很久,也剛好在處暑這天讀到這篇文章,特別有感。
吳軍老師提到,像埃及、古希臘、日本這些古老文明,其實對死亡與來生。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理解和邏輯。
比如古埃及人,他們相信死後還有另一個平行宇宙存在,因此花大量時間與資源建造金字塔,保存遺體,期望在另一個世界中繼續過著快樂的生活。這不是迷信,而是來自他們深信不疑的信仰體系與文化背景。
回到我們現代人身上,面對死亡,我們反而常常選擇忽略。每天忙著追趕進度、追求成就、爭取關注,似乎只要不去想「終點」,人生就能一直往前走,但真的是這樣嗎?
老實說,我自己也一直如此。每天發文分享八字、寫正能量文章,有時一天還不只發一篇。當初的動機,是想為這個世界帶來一些好內容,但深層原因呢?說穿了,也是希望被更多人看見、記得自己。
但看完這篇文章後,我開始反問自己:「這樣的努力真的有意義嗎?我這麼做,是不是活得太沉重,太貪心了?我所追求的,很多其實根本不屬於『死亡清單』該完成的重要事?」
仔細回頭看,發現很多人根本沒在關注我花時間寫的內容,即便是書籍、課程,也可能只是別人生命中的一個過客。這種落差,讓我開始學著往內看,真正想留下的,不是熱鬧的掌聲,而是一份清晰而自在的內在。
人生短短幾十年,最關鍵的,不是「做得多」,而是「做得對」,做那些到了人生最後一刻,回想起來也會感到無悔的事。這些,就是我心中的「死亡清單」。
如果某件事,不在這張清單上,那我林克選擇不去做,也不用為此焦慮。
過去,我曾經賺到一些錢,外在看起來好像不錯,但沿途的風景、家人朋友的陪伴、自己的健康,卻被我輕易忽略了!日子裡忙著應付工作,做著重複性高、沒有靈魂的任務,熬夜、奔波,卻忘記為了什麼出發。
現在的我,更珍惜生活裡的小事,無論再忙,週末我一定陪家人出門走走,看看風景、爬山流汗,感受陽光與自然。這樣的生活,比每天坐在電腦前拼命發文,更能讓我感受到「活著」的意義。
我一直再思考:「什麼是活著的意義?」
答案或許很簡單:人的存在本身,就是一種意義。
人生到了關鍵時刻,其實我們只需要在意兩件事:
一、照顧好你的身體
健康不只是身體不生病,還包括你是否有幸福和滿足感,以及這些感覺所帶來的正面情緒與生活能量。沒有這些,人生再成功也只是空殼一具。
二、培養靈魂的質感
靈魂是否不朽,或許無人能證明,但能確定的是,在你有生之年,它是否高貴、純粹、有信念。靈魂的修煉,就是不讓自己墮入慾望的漩渦,不盲從,也不自欺。
因此我會建議大家,不妨為自己列一張清單——不是「死亡清單」,而是一張「此生無憾清單」。這張清單上,是你想完成、想體驗、想珍惜的那些事物,清單之外的事,就學著放下吧!
比如說,拍短影音的行銷工具,雖然現在仍流行,但我知道自己沒時間、也沒熱情,那我就選擇不做。
畢竟,我們每天只有24小時,想做的事卻有無數件,真正重要的,其實往往只有一、兩件。
只要你能把注意力集中在「自己真正想做的事」,而不是別人期待你做的事,人生就能慢慢地找回輕盈與平衡。
我們總以為,為了生活只能委屈自己,從事跟興趣無關的工作。但事實上,只要找到一個能夠支撐物質生活、又不太偏離自己價值觀的方向,就是一種幸福。
要讓自己活得開心,只有兩個條件:
1.物質上不匱乏,生活能過得下去;
2.有一件自己熱愛的事,可以一直做下去。
即使你暫時做的工作與興趣不一致,也沒關係!想想你每天所服務的那些人、帶來的價值與貢獻,也是一種平衡的方式。
最後,我想提醒你一句話:「在工作機會較少的年代,更要把興趣放一邊,先把本業工作做好。」
人生不同階段,我們需要不同的選擇,但無論如何,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心,永遠是人生意義的羅盤。
這篇文章,希望能帶給你一些觸動與反思。如果你也開始思考,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,那麼,不妨就從今天起,寫下屬於你的「此生無憾清單」吧!
—— 文堡老師|用八字說人話的命理師